茂业商业(600828)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受疫情、极端高温、限电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在较为困难的经营环境下,立足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巩固自身韧性及实力,不断提升运营管理质量,同时认真洞察消费新趋势,研究市场发展新方向,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及顾客需求,从经营和业态上持续寻求变革,通过品牌聚集强化门店定位,努力将门店打造成为地标性的社交体验场馆。充分利用品牌潮流文化、个性创意、时尚艺术、运动竞技的标签,加大对各圈层顾客的吸引力,积极协助品牌提供订制化营销活动,以放大活动声浪,提振带货效果,同时通过做好系列会员贴心服务,努力提高会员粘性。在报告期内,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和任务。(一)持续深化改革、练好内功。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各项资源配置:1、持续梳理并完善各业务单位、职能部门管理制度,高效流程、提高管理效率;2、持续加强组织架构调整,实现管理扁平化,强化执行力,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3、深化绩效改革,建立健全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系统性的激励考核体系,以确保经营目标的有效达成;4、持续加强对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习惯的研究,努力提高公司防范和控制相关经营风险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顺利推进年度各项经营工作计划保驾护航;5、强化内控,坚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的防范及控制能力。(二)加大数字化运营,多渠道拓展业务。公司持续加大线上布局,强化运营力度,加快转型步伐。通过茂乐惠APP、微信小程序、直播等线上销售平台积极拓展社群营销、社交营销,以提升会员全渠道消费体验,强化购物与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同时强化数据分析及达成,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反向招商,更加有效满足顾客需求。在商户运营上,通过数据分析指导,精细化管理,继续拓宽、挖掘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在营销上,推行跨商户跨品牌的整体营销方案,提高营销联动,增强活动爆发力。同时,持续对线上平台进行功能优化升级,并不断基于市场趋势和营销动态的变化推陈出新,开展创新的营销活动及优化在线产品功能,探索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消费模式。持续加强对会员的线上业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除了为客户提供智能获取、智能推荐、便捷下单、物流到家等服务外,公司更是在质量保证、退货保证和快递时效等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服务项目上,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以提高会员整体满意度。实体运营上,强化主题品牌活动和会员服务。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组合吸引客户,以细腻温情的服务留住客户,从购物体验、商品质量、商品价值、购物环境等打造全方位的体验平台。报告期内,公司的线上百货零售销售额为37,429.43万元,占公司百货零售销售总额比例约为17.02%。公司通过“茂悦荟”会员管理系统共服务会员约406万,2022年会员百货零售销售额77,078.74万元,占公司百货零售销售总额的比例约为35.06%。(三)坚持调改升级,强化商品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坚持围绕以经营流量提升商业价值为核心,以提升销售额增加市场份额、以提升物业价值增加盈利能力为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品牌及品类优化、内部调改和硬件升级。各门店积极把握市场变化、消费特点、商圈环境、自身特色,加快经营调整的节奏,大力引进经营新资源,丰富经营新内容,提升经营新活力,同时对现有品牌不断升级优化,持续提升门店经营。同时,公司通过打造高效供应链、加大自采自营比例、以及调整产品组合布局等多方面强化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一、加强商品组合与门店定位的匹配度,打造清晰的门店形象;二、加强品牌管理和联动,通过品牌商及供应商合作方的深度联合,形成优势互补;三、积极探索自采自营,逐步扩大自营比例。此外,持续增加高毛利商品品类(如国际化妆品和网红餐饮等)的比重,尤其是化妆品经营,不仅可以带来本品类的销量,还带来其它品类的连单消费,也有助于提升门店年轻时尚的形象。(四)稳步推进重点门店建设,为公司未来发展蓄力。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各重点门店的建设工作。经过公司团队的长期筹备,成都双流茂业时代广场于2023年元旦试营业,该项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约1.78万平方米,为该区域内首家“为家而建”的小区型生活中心,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此外,其他重点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中,公司在行业的寒冬期仍保持信心积极布局,不断提升公司在区域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五)加速处置非核心资产,聚焦公司主业。报告期内,为盘活公司资产,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公司持续对部分非核心资产进行处置,包括部分参股公司股权、证券投资产品及公司旗下不动产等,公司坚持有进有出、进退有据,留存优质核心资产,有助于优化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聚焦主业,提升资产周转率,促进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及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2022年社会消费品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消费显韧性。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万亿元,同比名义下降0.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9.4万亿元,同比下降0.4%。按消费类型分,2022年商品零售39.6万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4.4万亿元,同比下降6.3%。按地区分类,2022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万亿元,同比微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万亿元,同比持平。细分品类中,中西药品、粮油食品等必选品类表现稳健,家具、服装、化妆品等可选品类的消费受疫情影响相对低迷。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较2021年上升2.7个百分点。(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百货零售经营将逐步回暖。2022年线下零售门店的经营受疫情和高温限电影响,业绩进入低谷期。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复苏将是未来的主旋律,线下客流逐步恢复,商超百货线下经营转向正常化,经营有望回暖。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消费和民生的改善是直接相关的,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吻合,因此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作为发展经济的基本点,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第一驱动力,让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福祉。为促进消费,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系列促销费政策,各级政府持续通过发放消费券、补贴、减轻贷款压力、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政策刺激消费的恢复和升级,预计行业外部环境将持续逐渐改善。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公司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以商业零售为主,并辅以部分物业租赁和酒店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实体零售门店数量总共22家,经营业态包括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及超市;商业零售主要经营模式仍为自营模式、联营模式和租赁模式,以联营模式为主。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始终坚持以商业零售为核心支柱,专注于品牌服务升级,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持续拓展百货购物中心化。百货的优势在于商品力,尤其在穿、住、行等商品方面,商品力强能大幅提升提袋率,劣势则在于体验业态的不足导致人流吸引力不足;购物中心则恰好相反,吃喝玩乐等业态的丰富能大幅提升人流量,但却导致商品不够丰富,从而影响并降低提袋率。因此,商业零售经营中始终要把握增强人流吸引力与提升提袋率之间的平衡。公司深耕商业零售领域,持续研究并于门店业态、商品调整实践中,坚持把握人流吸引力与提袋率的平衡,并持续致力于百货的购物中心化改造,适度加大吃喝玩乐的业态种类和面积,以增强百货的人流吸引力;同时于购物中心中推动百货化改造,适度加大百货商品的种类和面积,以提升购物中心的提袋率。(二)持续提升运营能力、招商能力。公司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持续提升及优化。依托于强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公司积极推行外延式拓展战略,并对并购标的进行了有效整合,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在区域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持续提升。目前,公司在所布局的区域市场中(如成都、深圳、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的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深化和各大品牌的合作,持续强化招商能力;实现了从国际名品到国内精品的全品牌覆盖,能更好满足顾客不同的购物体验需求。(三)持续整合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本公司持续发展和提升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将区域性合作发展为全国性统一合作,将场地或销售合作发展为顾客购买行为模式的共享式合作。公司正在加快供应商分级,致力于与全国性统一合作供应商逐步建立更紧密的、基于长远发展的伙伴关系。(四)持续深化线上线下(300959)流量互导,提升销售效率。互联网消除了空间与距离,极大缩短了沟通时间,但缺乏体验感与消费的乐趣。而线下门店则恰恰很好地发展和强化了体验感与消费乐趣,本公司将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需求,量入为出地进行线上平台的布局和投入,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应用,强化门店商品的线上线下流量互导,提升门店销售。(五)持续提升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自2005年起,公司确立了“强效运营+外延扩张”的经营战术,在实现“大西南区最具影响力的百货零售巨头及城市综合体运营商”的短期目标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性百货零售公司转型。经过10多年的沉淀和精耕细作,公司已打造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维多利”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品牌。并积累了大批忠实的顾客群体,在主营业务区域具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品牌优势显著,消费者认可度高。(六)坚持物业自有为主、租赁为辅。公司目前大部分门店位于成都、深圳、呼和浩特等城市的核心商圈,地理位置优越,且60%以上为自有物业,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和较大的物业增值空间,抗风险能力强。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2022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935.13万元,同比下降18.2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178.71万元,同比下降1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6.59万元,同比下降92.69%。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050,585.09万元,负债总计1,279,561.37万元,股东权益合计771,023.72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0%,每股收益0.1973元,扣非后每股收益0.0142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一)行业格局和趋势零售行业是充分市场化的一个领域,虽然宏观和行业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但零售行业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环境,行业仍孕育着发展机遇,包括经济的长期发展、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品质消费的增长、国潮国货的兴起等。首先,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消费持续提升的趋势不变,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消费回暖形势可期。其次,行业低谷期的大浪淘沙,进一步加强了行业集中的趋势。随着零售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整合能力更强、经营效率更高,同时深入低线城市布局的跨区域性、多业态布局的百货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再次,技术持续赋能零售,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将持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随着零售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在零售的全渠道建设与运营,中后台建设、老系统改造、数据运营、商业智能、低碳降本增效等方面迎来一些新的机遇。新技术将更好地帮助零售商挖掘客户需求,更精细、精准地服务客户,也将更好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最后,随着新的环境变化和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零售行业的发展语境将持续发生变化。从政策层面看,政策的总体指导思路是刺激消费增长,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转型;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因此,零售行业作为内循环体系中最重要的消费环节,将会得益于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同时,零售业也将面临经济波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带来的考验,这对零售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那些具备重资产基础的零售企业因有可控的物业基础和坚实的资产基石,在面对多重冲击时,有一定的抵御空间。(二)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本着“美好生活方式缔造者、幸福人生传递者”的企业使命,积极进取,务实创新,继续坚持外延式发展和内生式增长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继续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改造与转型。同时,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上,做到三个坚持:1、坚持持续提升坪效;2、坚持持续提升商品力;3、坚持自有物业为主、租赁为辅。(三)经营计划公司牢记“美好生活方式缔造者、幸福人生传递者”的企业使命,立志于做强做大商业零售,通过业绩提升实现企业对社会价值的贡献。展望2023年,零售行业将逐步复苏,但是宏观经济、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恢复尚需时日。接触型、聚集型特征明显的餐饮消费降幅依然较大,商品零售增速仍未转正,公司发展仍存在较大压力。但公司相信,随着国家和地方等层面积极出台的各项扩内需、促消费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随着经济持续回暖、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不断恢复,线下消费场景有望加快稳定和复苏的步伐。根据公司的发展经验看,自成立以来,公司历经了多轮行业的起伏周期,均保持住了发展的定力,业务得以持续发展。公司坚信,零售行业是关乎消费者幸福的民生行业,虽然宏观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但零售行业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包括经济的长期发展、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品质消费的增长、国潮国货的兴起等。作为深耕零售领域的代表,公司深刻认识到商品力仍是百货的重心,多维度调改升级,沉浸式消费体验是主要调改方向;私域营销及会员营销有更多价值有待挖掘。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成全国零售企业的代表,后续也将继续深耕零售行业,不断用新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回馈广大消费者,用更稳健的业绩,回报众多投资者。1、积极调改、练好内功、做好服务。百货零售仍是时尚和品质消费的主渠道,是时尚引领者和消费聚集地,是所在城市商业繁荣的代表,是高端品牌不可或缺的市场通道,公司将坚守零售本质,提供高品质商品,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公司将抓住联营模式为主的优势,持续开展调改,充分吸纳优质品质卫生餐饮,提高配套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和满意度。例如,通过优化门店停车系统、进一步改造升级门店的母婴室、客服中心等顾客服务设施等方式,加强门店环境、体验、商品和服务等多维度服务,提升门店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向顾客呈现更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空间和生活内容。持续做好会员管理,围绕会员战略细分、会员权益和体验提升、全渠道会员打通等方面展开会员营销,给予会员及时、贴心的服务,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定点投放等措施增加会员粘度,持续深挖存量。2、提升供应链效率,强化产品竞争力。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调整产品组合布局,多方面强化门店的产品力。公司将通过品牌管理的优化,持续引进优质首店和趋势性流行品类,更新迭代门店内容。加强自营化妆品精细化管理,通过订单自主采购系统,实现对自营化妆品订货及销售数据的精准把控,进一步提升业务团队工作效能。同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战略核心商品集群的打造,进一步巩固轻奢、化妆品等核心品类的市场领先地位,实现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的进一步增长。3、持续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资产管理。做好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致力于向社会和消费者呈现综合型、体验型和服务型的地标性商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小步快跑”地进行各区域门店的调改和升级工作,持续提升消费者体验度,树立和强化符合所在区域客群消费心理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重视资产管理,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通过“一铺一价”机制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持续提高运营效率,改善经营现金流,凸显公司投资价值,实现业绩和市场价值的双向增长。4、重视科技力量,持续提升科技赋能。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力量,同时将结合经营情况、量入为出,持续开发、投入使用各项互联网工具。茂业快付、小红茂、茂乐惠、茂悦荟PLUS、微信公众号、抖音、朋友圈等工具,在节约成本、提升相关各方粘性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匹配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公司将持续坚持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赋能经营管理,持续推进从会员管理、营销、服务、销售到中后台的供应链和品类管理的数字化全流程覆盖。通过线上业务的打造和升级,持续提升本集团业绩的整体增长空间,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双向引流和协同发展。(四)可能面对的风险1、宏观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给行业带来冲击的风险宏观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增速稳定、结构调整深入,加之线下聚集型和接触式消费尚未完全恢复,由此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致使消费倾向受到抑制,导致消费市场回暖未达预期,从而对以实体百货零售业务为主的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实体零售行业由于市场集中度、商品同质化以及新开门店的持续增加,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公司经营成本和商品销售毛利造成压力,存在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网络零售权重比例的逐年增长,对实体零售行业造成冲击,传统实体零售企业面对的渠道竞争十分激烈。公司需要持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运用互联网工具,若公司无法实现业务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则可能面临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风险。3、财务风险公司目前尚属加快发展的阶段,需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门店的改造投入和进一步加强零售网点的建设布局,资本支出压力较大。对公司的融资能力及内部资金运用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公司将因存在较大规模资本支出而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和业绩下降风险。4、商誉减值风险公司持续开展对前期并购门店的调改和升级工作,如相关规划落实不够完善,或升级效果未达预期,可能会对本公司的正常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涉及并购标的公司商誉产生减值风险,公司届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则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测试并及时对外披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