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时尚前沿  > 正文

“报社的事就是我的事,再忙我也要来”,那年李雪健来到北京晚报社,做了什么?

日期:2023-03-17 15:58:34 来源:北京晚报
1996年1月5日,《北京晚报》周末“名人热线”开通。
李雪健手写对《北京晚报》读者的寄语。

瞬间

1996年1月5日下午2时30分,著名演员李雪健从外景地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的《北京晚报》,原来他受到报社的邀请,来参加《北京晚报》首次推出的“名人热线”,用接听电话的方式跟读者互动交流,这让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他说,“报社的事就是我的事,再忙我也要来。”

作为第一个接听“名人热线”的嘉宾,李雪健当时的心情非常兴奋。因为在演完电视剧《渴望》和电影《焦裕禄》之后,他对自己有了一个追求,就是“要用角色跟观众交朋友”。所以他非常珍惜北京晚报“名人热线”提供这样的机会。

李雪健记得当时有一位来自山东的16岁小伙子为了打通热线,特意请假出来,听到他正在电视剧《水浒传》中扮演宋江,就对他说,“一定要演好宋江这个角色,不要让我失望哦。”李雪健听后特别感动,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内地已经拍摄了3部电视剧,都取得了成功,唯独没有拍《水浒传》。观众和创作者都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拍好《水浒传》电视剧。李雪健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小伙子的话。


(资料图片)

时任北京晚报文化部主任的李光是“名人热线”栏目的策划人和创办者,他这样描述这个栏目的创作初衷,“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网络,老百姓对明星名人又很关心,特别想多了解他们,有很强的交流欲望,‘名人热线’正好满足了大家的需求和愿望。”

在李雪健帮助“名人热线”取得开门红之后,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有上百位当时最受关注的文化名人、明星,在每个周五下午抽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坐下来跟读者电话交流聊天。葛优、陈佩斯、陈道明、李修平、马季、王朔、濮存昕、赵忠祥、姜文等都来参加过节目。晚报通常会在前一天预告要来的名人和热线电话,到了正式交流的时候,名人们负责跟读者聊天交流,而记者则在一边记录和整理对话和聊天内容,最后写成文章,在第二天的晚报上发表。

节目主持人马东曾写下一段话:“记得父亲马季当年去《北京晚报》接听‘名人热线’时,去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回来更加兴奋了。晚报创办这样的活动是非常聪明的做法,这是媒体的本质,在受众和公众人物、艺术家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即便是在信息更加丰富、沟通更加便捷的今天,这种做法和意识也永不过时。”

瞬间讲述人

李雪健

1996年,媒体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晚报首次推出的“名人热线”,满足了观众们想要了解名人工作和生活的愿望,在当年可谓是非常的“时尚”。

文艺是一家。《北京晚报》的事就是我的事。通过“名人热线”,我不但跟观众交了朋友,还跟《北京晚报》的记者们增加了友谊,虽然我们不常见面,但是跟这些记者朋友们却是“神交”已久,一聊起来,就很融洽。我们既是采访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又不是采访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我有新作品了,我们就可以面对面探讨。就是别人的作品,我们也能做到同样真诚、真实和纯粹地交流,有什么就说什么。

今年是《北京晚报》创刊65周年,祝愿读者朋友们都有一个大有作为、快快乐乐的2023年!

本报记者 王金跃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0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标签:

推荐